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本文来自

0523新闻

0523新闻

人已关注

请添加对本版块的简短描述

精选帖子

德国企业靠精湛P图技术坑了巴菲特6亿欧元!“股神”也能被套路?

[复制链接]

269

主题

269

帖子

81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050 严莉莉 发表于 2020-5-20 19:12:26
一季度亏损 497.46 亿美元,因为新冠疫情被迫割肉航空股止损,连压箱底的高盛、摩根大通也不要了 ……
2020 年对股神巴菲特来说已经够糟糕的了。然而最近,他又收到了一则坏消息:心心念念重金收购的德国企业,竟然是个坑子!光靠 P 图,就坑走了老爷子 6 亿欧元!
从巅峰到低谷
2017 年初,股神巴菲特通过其麾下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的子公司精密机件公司(PCC),花了 8 亿欧元收购了一家位于德国西部、拥有 450 名员工、2014 年盈利 1.72 亿欧元、主要生产管道配件的家族企业威廉 · 舒尔茨公司。
对于这笔收购案,哈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的投资经理、一度被视为股神巴菲特接班人的泰德 · 韦斯勒于当年 5 月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信任。毕竟,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想要涉足德国主导的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领域并不容易,更何况收购一家德国家族企业还牵扯德国继承法的问题。对韦斯勒来说,双方能跨过 " 信任 " 这个极高的门槛达成交易,让他心情不错。


↑《财富》杂志 2017 年对巴菲特收购德国企业的报道。
" 沃伦 · 巴菲特的帝国正在德国悄然扩张。" 当时,媒体这样形容这笔收购案,称收购威廉 · 舒尔茨公司符合当时巴菲特对德国中小型企业日益增长的兴趣,其家族企业的形象也和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十分吻合。还有行业分析师称这 " 是明智之举 ",因为这家公司生产的不锈钢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和航空行业。
巴菲特自己显然也对这次收购十分满意,称自己计划在 2020 年至少再收购一家德国企业。


↑2017 年的这笔收购被德媒称为一场 " 灾难 "。
然而,到了 2020 年," 再次收购 " 似乎得先搁在一边。德国媒体爆料称,2017 年这笔价值 8 亿欧元的收购被证明是一场 " 灾难 ",因为美国人发现威廉 · 舒尔茨公司根本只值 1.57 亿欧元。
但这个大坑其实也并不是美国人自己发现的。
2017 年 5 月,就在韦斯勒对德国的中小型企业大加赞赏,巴菲特表示不会改变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管理模式之时,一封匿名举报信寄到了 PCC:" 自(去年)10 月以来,一个小团队就一直在将虚假的客户订单做进我们的系统中,人为提高订单总数,好让我们公司的业绩好看。我认为这是犯罪行为,我不想再为有这种操作的公司工作,希望您能调查并结束这种胡说八道。"
收到匿名举报信后,巴菲特方面显然也展开了调查,要求威廉 · 舒尔茨公司方面提供证据证明一些订单的真实性。于是,2017 年 9 月,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一名经理要求一名员工将新制作的假订单文件发给他。这名员工 " 碰巧 " 就是写匿名举报信的人,他按经理的要求做了,但留了个心眼、拍了张照片。10 月,涉事的经理被解雇。
2017 年底,巴菲特方面逐渐意识到他们真的跳进了一个巨大的坑。对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财务调查发现,至少有 47 笔交易订单是伪造的,后续对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财务调查发现,令公司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被高估了 3110 万欧元,而伯克希尔 · 哈撒韦公司的收购前提——税前利润在 5000 万欧元以上。
2020 年 4 月,纽约仲裁法院认定,威廉 · 舒尔茨公司存在误导投资人,并在后续过程中掩盖关键证据的行为。而挤干水分,公司的实际价值只有 1.57 亿欧元,因此威廉 · 舒尔茨公司应当补足 6.43 亿欧元的差价。
而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调查人员也在以涉嫌伪造文件和资产负债表为由,对威廉 · 舒尔茨公司展开调查。


↑ 沃尔夫冈 · 舒尔茨。
对于所有的指控,包括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前任掌门沃尔夫冈 · 舒尔茨以及前任高管一概否认:" 我们完全拒绝欺诈指控。" 并且他们认为巴菲特的公司并没有因为这起收购案而受到什么损失。
捡了个大便宜?
究竟责任在谁?究竟损失如何?或许还得等最终的调查结果。但如果细究这起收购案的前前后后,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进展神速,是这笔交易最大的特点。
2016 年 7 月 4 日,PCC 收到了来自德国慕尼黑一家专门研究中型企业的投资银行的询问,对方想要了解美国人对收购威廉 · 舒尔茨公司有没有兴趣。
对方声称,这家管道配件公司的市场当时正处于快速增长中,2016 年的销售额为 2.584 亿欧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到 9600 万欧元,比上一年增长 25%,收购价格可能在 8.5 至 9 亿欧元之间。
这个邀约让巴菲特和他的投资公司很心动。毕竟,这是收购德国企业的好机会。
2016 年 10 月,来自美方的调查人员对威廉 · 舒尔茨公司进行了详尽的财务调查,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2016 年 12 月,双方签订的收购协议,约定在次年 2 月完成交易。
从 7 月到 12 月,这笔 8 亿欧元的交易就在花了半年的时间快速地敲定了。
正在快速拓展市场,是个德国家族企业,最终的收购价比预估还省了不少,看起来这是捡了便宜。
P 出 47 笔交易
但其实,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财务很有问题。
根据德国《商报》的报道,威廉 · 舒尔茨公司 2016 年从德国商业银行那里获得了 3.25 亿欧元贷款,但无力偿还。于是,当年 4 月,德国商业银行要求公司提供重组报告。6 月 8 日,专门处理公司破产事宜的安德烈亚斯 · 林斯特梅尔担任破产律师,并在 6 月 21 日建议公司管理层申请破产。
然而,威廉 · 舒尔茨公司并没有破产,而是从德国商业银行那里获得了另一笔贷款。随后,便有了投资银行邀约 PCC 收购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后续。
而所谓的正在增长的市场份额,也增长得有些莫名。
在 2016 年夏天之前,威廉 · 舒尔茨公司几乎没接到什么订单。但那年夏天,一名卖家出现后,威廉 · 舒尔茨公司似乎就迎来了抢购潮,订单一个接着一个。
但据英国《卫报》报道,这一笔笔蜂拥而来的订单中,至少有 47 笔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以营造生意兴隆的假象。据说,威廉 · 舒尔茨公司让员工扫描了第三方公司的信笺,然后伪造订单和发票。
伪造的方式并不高级,没啥技术性,简单说就是 P 图。德国《商报》的报道回顾了当时的情形:
2016 年 9 月 14 日,公司管理层一名经理写信给一个技术人员,要求 " 把别的事先放下 "," 为交易谈妥制造订单 "。一周后,这名技术人员向同事寻求帮助,称如果可行,他将 " 继续使用 Photoshop"。这似乎意味着公司默许了靠 P 图伪造订单和发票的行为。
到了 10 月 22 日,因为还需要确定一些订单的客户是谁,管理层一名经理联系了他的上司。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公司管理层要求为 10 月到 12 月 " 制造一些订单 "。
为了不在财务调查面前露馅,威廉 · 舒尔茨公司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扫描获得的文件 " 已经被用过太多次了 ",于是 11 月 21 日,打了一通电话请求提供 " 原始的 PDF 文本 "。
所有这一切手脚都是在双方就收购展开谈判过程中发生。


但显然,巴菲特的投资公司当时并没有发现这些猫腻。
德国《商报》的报道显示,收购完成后,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卖方、德国企业家沃尔夫冈 · 舒尔茨等获得了 2.8 亿欧元,其中 5300 万欧元进入了一个信托基金。其余的,则进了提供贷款给威廉 · 舒尔茨公司的贷款方的口袋,比如德国商业银行就收到了 3.61 亿欧元。
如今,巴菲特和他旗下的公司恍然大悟,并且开始怀疑这一切明目张胆的行为没被发现绝非偶然 ……
来源 新民晚报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王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泰州网,泰州新闻,泰州房产,泰州论坛,0523,泰州汽车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