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本文来自

0523新闻

0523新闻

人已关注

请添加对本版块的简短描述

精选帖子

这部点击量超6000万的纪录片,记录下医生的日常:英雄也是普通人

[复制链接]

306

主题

306

帖子

9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2
2380 tnlk 发表于 2020-5-23 02:34:25


每一个医生背后,都包含了大量的心血与艰辛。
2020 年,是无比艰难的一年。
多亏医护人员赶赴一线,才铸成了我们抵御疫情的关键防线。
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爱戴。
他们是英雄,更是战士。
只不过,在这些 " 造神 " 般的称谓背后,我们更需要预先理清一点——
在成为 " 神 " 之前,他们首先是有血有肉的 " 人 "。
他们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也会恐惧,也会紧张,也会不安 ……


最近,透过一部名叫《我的白大褂》的纪录片,我们得以更清楚地看到医者的内心世界。
《我的白大褂》是全国首档医生观察纪实节目。
剧组将 64 个摄像头安插在急诊科、胸外科与儿童牙科进行了连续 3 个月的不间断拍摄。
最终,它提炼出长达 500 分钟的真实故事来与观众见面。


刚问世没多久,《我的白大褂》就收获了单集超 6300 万的超高点击量和网友的一致好评。
有网友评论:难得看到不会刻意煽情、主题不那么沉重的医疗纪录片 …… 尤其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很感人。


这两年,影视创作者聚焦医疗领域,拍出了不少口碑佳作:《生门》《人间世》《生命缘》等等。
几乎每一次,它们都能狠戳观众泪点。


▲ 《人间世》截图
尽管珠玉在前,可《我的白大褂》还是另辟蹊径,在医疗领域杀出了一条新路。
它的主人公,不是绝症患者,也不是孕产妇,更不是临终病人,而是尚未开启职业生涯的 " 规培医生 "。


2014 年,我国正式启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这项制度,开启了对医学毕业生二级学科的临床培养。
" 规培生 " 一称,随之应运而生。
结束学业后的他们,需要经过 1~3 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期间,他们在各个科室轮转一遍,边学边干。
而他们急需跨越的,则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唯有通过考核,他们才能将身份从 " 医学生 " 转化为 " 医生 ",正式出师入职。


所谓的 " 规培生 ",说白了其实就是 " 职场菜鸟 "。
而《我的白大褂》真正拍摄的,就是他们如何打怪升级、摸索着进入职场的全过程。
和以往的医疗纪录片不同,它放弃了宏大与厚重的视角,提纯了医生严肃的日常,轻轻地,如一个朋友般接近。
几乎每个有职场打拼经历的人,都能透过它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片中的规培生,都是年纪轻轻的 90 后。
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刚入行不久的他们,时不时地也会流露出一些生涩、稚嫩、局促与笨拙。
刚与患者沟通时,他们也会磕磕巴巴地交流,也会六神无主地似写非写。
面对老师的责骂,他们也会自我怀疑,也会上网求助搜索 " 规培挨骂 "。
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普通人。
和我们一样,他们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磕磕绊绊里淬炼出来的。


近年来,医患关系趋于紧张,医患纠纷事件频发。
尤其恶性伤医事件,更是层出不穷:陶勇医生被患者家属砍伤、两名新冠康复者围殴医务人员、民航医院女医生被刺身亡 ……
这些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人向往学医的信心。
有人甚至调侃,说:" 做医生是高风险职业 "。
而《我的白大褂》的诞生,则恰逢其时。
它一方面重建了观众对医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又直击了医者的辛劳。
可谓是一箭双雕。


▲ 日剧《白色巨塔》截图
它给观众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只有两个字——真实。
只有捕捉到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人性碰撞,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出观众的情感共鸣。


比如,片中有一个桥段,就令我印象深刻。
规培生小蔡在阅读医学书籍时频频打盹。
一旁的陈华医生,看到这一幕后无奈地发出感慨:" 当医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
只此一句话,就道出了医生的辛酸与苦涩。
真实且不做作。


作为医生,有一颗仁心是好的。
可是,光有一颗仁心,却又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还要有强大的 " 神经消化系统 ",帮他们消化那些难以接受的崩溃、冲击和悲伤。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在尽职尽责后,学会走出失败的心伤。
全片一开场,就是一场 " 灵魂冲击 "。
轮转到急诊科的小林,在夜班里经历了一场急救实战。
急救以失败而告终,病人突然撒手人寰停止了心跳。
小林生平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直面死亡。
残酷的现实,给了她重重一击:" 他的瞳孔是散大的,直视着我。瞬间的恐惧感一直在我心里。"


事后,她一个人蹲在走廊,久久不能平静。
在生死面前,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与无力。


同样的突发状况,还发生在了另一位规培生小蔡身上。
一位 40 多岁的男子,突然感觉胸口、腹部疼痛难忍。
诊断之后,医生发现,其症结所在竟然是可能会危及生命的主动脉夹层。
时不我待,他们立刻向患者家属说明了一切:
不救的话,那一定就是没希望的;如果救的话,那么手术的死亡率则将高达 63%。


而且手术费用,还多达 30 万。
这个手术,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可谓进退维谷。
突遇如此变故,家属情绪激动,几近崩溃。
悲怆情绪不断蔓延,感染了在一旁试图劝慰的小蔡。
眼眶泛红的她,努力仰起脖子,不让泪水涌出。


好在,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最终经由手术,顺利保住了性命。
这一次,他们跑赢了死神。
透过这场比赛,小蔡真切感受到了医者的伟大。
她感慨于带教老师的专业冷静,也感慨于手术过程中的争分夺秒。


经由小林和小蔡所经历的这两起急救,我们不难看出,在医院这个特殊的职场上,向来没有彩排、也没有演习,置身生死一线的他们,只能真刀真枪地去面对每一起案例,每一条生命。
正如片中所说,他们身上穿的白大褂," 远不是换一身衣服那么简单 "。
那更是一份必须扛起的责任与使命。


当然,并不是所有规培医生都一定会遇到这种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
不过,在其他岗位任职的规培生,同样也不轻松。
比如,口腔专业的小周,最近就被轮转到了最棘手的儿童牙科。
每天,她都要用尽十八般武艺,去安慰那些哭天喊地的小朋友。


除了安抚哭闹的小朋友之外,小周还不得不面对令一个十分现实的难题:患者不愿意让新手医生诊治。
即便带教老师黄主任不断地向患者推荐小周,可真正能接纳她的,还是只有寥寥数人。


给孩子看病,很多大人都力求稳妥。
所以他们挂的号,基本上都是专家号。
不为别的,只为 " 精益求精 "。
正因如此,所以无论是从专业能力,还是从挂号成本来看,家长都会本能地规避规培生。


出于这种原因,所以规培生很容易便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没有实践机会——操作不熟练或操作失误——更没有实践机会。
本来实践机会就少,一旦实践,还要顶着带教老师和孩子家长两方面的压力。
简直不紧张都难!
而片中的小周,便遇到了这种尴尬。
隔着屏幕,我们都感受到她当时所处的窘迫与自责。


只有一位家长,很痛快地答应了让小周给自己孩子看牙。
而这位家长,本身也是这所医院的医生。
正在带规培生的他,对规培生的处境充满了理解:
" 医生都是这样成长的,没有一个医生一来就什么都可以,我们肯定配合的。"
只用这几句话,他便轻易揭示出了规培生最需要、却也最难得的东西——历练。


很多时候,作为培养对象,规培生虽然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其实他们大部分精力,却并没有花在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上。
比如,在胸外科整天围着写病历、查房打转的小郭,便正是其中之一。
片中,他自带官方吐槽:" 其实平时干的最多的就是写病历 "。
透过这种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规培制度所潜在的弊端。
作为一项还在试点当中的新制度,规培制度往后势必还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和学医阶段一样,规培阶段对医生来说,同样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半途而废的人,往往不在少数。
深圳市人民医院住培办主任常江沂说:" 每年中国只有六分之一的医学生最后成为真正的医生 ……"


▲ 电视剧《心术》截图
年轻医生,是医疗队伍未来的希望。
但他们的成长,却需要大量的栽培与实践。
每一个医生背后,都包含了大量的心血与艰辛。
光是这心血与艰辛,就足以让我们每个人肃然起敬。
希望透过这部纪录片,能够让更多人看懂医生的辛酸与不易。
当我们再次面对他们时,能够对他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认可、多一份关怀。
来源 世界华人周刊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陈云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泰州网,泰州新闻,泰州房产,泰州论坛,0523,泰州汽车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