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本文来自

0523金融

0523金融

人已关注

请添加对本版块的简短描述

精选帖子

房地产市场风险几何:信贷占比过高、部分居民违规加杠杆、部分房企债务率过 ...

[复制链接]

720

主题

720

帖子

219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1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6760 魂来沧海 发表于 2018-11-3 19:00:49
(需愉记夜夜伴读,请至 " 愉见财经 " 公众号)<b>
" 房住不炒 "
" 房住不炒 ",是 2017 年房地产市场政策定位。在此定位下:
- 50 多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 15 个城市实行 " 认房又认贷 " 二套房认定标准;- 48 个城市实行限售、限购、限贷等政策;- 各地政策着力于逐步增加住房供给;- 引导部分购房需求由购买转向租赁……
于是,2017 年的房价同比增速被明显控制了下来(见下方图表);再到 2018 年,我们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一二线城市房价由此前的 " 涨速放缓 " 直接转为 " 下跌 ",并且 " 愉见财经 " 观察到身边的大量卖房者,他们的房子已经降破挂牌价也卖不出去了。
来自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10 月)显示,一二线城市房价小幅下跌,三四线城市房价涨速进一步回落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少部分房价虚高严重的二三四线城市可能进入风险释放区域。


2017 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月度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 年二手住宅价格月度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再来看看房贷情况。2017 年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余额 3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9%。可见一直到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长还是较快,不过增速比起 2016 年有所放缓,低了 6.1 个百分点。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年末余额为 21.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2.2%;住房开发贷款余额为 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7%;地产开发贷款余额 1.3 万亿元,同比下降 8.0%。
2017 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 26.8%。


房地产贷款余额季度同比增速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风险几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提出了房地产金融领域应关注几个问题。
其一,是房地产企业债务率较高,融资方式复杂。
《报告》指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但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房地产业高杠杆发展模式和房价过快上涨并存,房地产行业风险有所上升,相关风险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影响金融体系,须予以高度关注。
2017 年,136 家上市房企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 79.1%,比上年上升 1.9 个百分点,其中有 26 家资产负债率超过 85%。
部分房企的土地竞买保证金也来自外部融资,购地资金杠杆率达到 7~8 倍,严重违反了自有资金购地的要求。
较高的负债率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经营发展的顺周期性,削弱了其应对行业波动的能力。此外,部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存在业务模式复杂、多层嵌套、明股实债的情况,加大了监管部门掌握资金真实流向的难度,削弱了监管效果。
其二,是居民购房存在违规加杠杆情况。
2017 年,短期消费贷款增速异常,1 月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 19.9%,至 10 月则上升至 40.9%。
这一现象的出现部分原因在于 2016 年下半年以来银行逐渐收紧房贷授信,部分购房者利用短期消费贷款等渠道违规加杠杆,绕过首付比例限制,从而可能导致大量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助长了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房价过快上涨问题更为突出。
其三,房地产行业风险通过多种方式影响金融体系。
从直接影响看,首先,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敞口较为集中,2017 年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 26.8%,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剧烈波动,银行业将直接面临信用风险。
其次,部分房企还通过信托、资管计划等各类非银渠道融资,存在融资模式复杂、多层嵌套的问题,其风险有可能通过以上渠道传导至金融体系。
最后,我国大量企业贷款的抵押物为房地产,如果房地产市场波动剧烈,可能通过抵押物价值变化渠道导致风险向金融业传导。
从间接影响看,房地产涉及众多上下游行业,其发展状况会对这些行业的经营效益和企业偿债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金融体系风险状况和经济增长形势。
不过,话说两头。我国长期实行审慎的住房信贷政策,平均首付比例达 34% 以上;且目前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还是明显低于整体贷款不良率,房地产信贷质量仍然较好。
政策建议
针对风险隐患,《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提出政策建议: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落实好 " 因城施策 " 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综合运用土地、金融、财税、立法等手段,解除制约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制度障碍;加快推进房地产领域供给侧改革,人口流入的大中城市应切实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增加住宅供给能力,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同时,加快建立 " 租购并举 " 的住房制度,推动 " 租购同权 ",调节长期供求关系。
在指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方面,建议包括合理管控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强化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支持刚性居住需求,抑制投机炒房行为,加强对消费贷款的管理,防止消费贷款、经营贷款等资金挪用于购房行为,抑制居民部门杠杆继续过快增长。
建议还包括,防范房地产领域的不当和过度融资,抑制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领域,对负债率偏高以及大量购置土地、具有囤房囤地和市场炒作行为、制造 " 地王 " 现象等的房地产企业进行融资限制,清理规范房地产企业 " 明股实债 " 等融资行为,提高房地产行业债务透明度,严格落实企业购地只能用自有资金的规定,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资金来源审查,严控购地加杠杆行为。
地产断流
如上述政策建议里所言," 地王 " 的确已经成了不少银行贷款时要避让的区域。" 愉见财经 " 在早前专栏文章《房企们,你们还能融到资吗?》里头,给大家扒过某家做房地产贷款赫赫有名的银行,今年上半年以来的限制口径:
- 2016 年 7 月以来当过 " 地王 " 的房企?审慎!- 这项目本身就是 " 单价地王 "?否掉!- 商业地产项目在三四线城市?否掉!- 查你项目地域,没有产业支撑的、人口净流出的、市场供给过剩的,否掉!- 查你信用记录,已经出现不良信用余额的,否掉!- 查你土地款,有信贷资金流入的,否掉!- 查你资本金,有不实的、有比例不足的,否掉!以前那种 " 老吃老做 " 的用信托啦、理财啦募钱,再用股权回购安排的股权性资金进项目资本金的,否掉!- 查你财务,前期扩张势头太快的、负债增长太高的、屡次出现高价拿地的,否掉!- 查你股东或实控人,经营跨度大的,还有非地产类主业的,否掉!- 查你项目实控权,开发商发生过变更的,审慎;发生过 3 次及以上变更的,否掉!- 查你项目进程,有土地闲置的、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的、拖延开竣工时间的、捂盘惜售的,纳入政府公布的囤积房源的、拖欠土地出让金的,否掉!
自鸣得意
时至今日再回头,今天的文末,是 " 愉见财经 " 实在忍不住要自鸣得意一下,本号的预见性和判断力。
还记得 2016 年那个火热的 8 月吗?那是两年零两个月前,融信 110 亿拿下上海地王。" 面粉 " 那么贵了," 面包 " 还不涨飞上天?在那个非理性的 8 月,市场都疯了,所有人都说着北上广深的房价还要涨!有得好涨了!要翻番!
可是,我们:
- 在 2016 年 8 月 17 日写了《火葬场旁边出地王:要么钱当纸用,要么行业掉头》;- 在 2016 年 8 月 23 日写了《当房子和票子比泡沫》;- 在 2016 年 10 月 18 日写了《看空楼市会讨骂》。
在说了都没人信、说房地产要不好了会被笑掉大牙还会讨骂的日子里,我做了三个判断: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好日子,到 2016 年下半年正式拐点(所谓 " 行业掉头 ");房价的确还有最后一波汤喝,但之后很可能是高位被套未必抛得掉,徒有纸上富贵;到 2021 年底,房地产行业要临重大生死考验。
很多事情说到底,基本面相通。市场情绪往往是错误的,反而是常识、规律与理性,是最后的真相。
只不过,拨乱反正都需要时间,有时候甚至是很长的周期,但再长,那终究只是周期而不是永远;只不过,拨乱反正时,往往也是矫枉过正时。
@今日话题


收藏收藏

这是一种鼓励!你懂的~

×

打赏支付方式:

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亲,赶快加入我们吧!
X
泰州网,泰州新闻,泰州房产,泰州论坛,0523,泰州汽车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